一、活動的意義
勞動是促進社會發展之動力。勞動是人成長所需之課堂。我國古人既有“一屋不掃,何以掃天下”之問,也有“一室之不治,何以天下家國為”之訓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提出:“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,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、尊重勞動,懂得勞動最光榮、勞動最崇高、勞動最偉大、勞動最美麗的道理,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,誠實勞動,創造性勞動”。這對勞動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為了全面貫徹落實《關于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》,我校將緊緊圍繞“競秀文化”的辦學理念,確定“以勞樹德、以勞增智、以勞強體、以勞育美”的基本目標,從“三位一體”“學科融合”和“ 展示評價”三大板塊構建特色校本及勞動教育育人體系。
二、活動措施
(一)組建機構
建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勞動教育推進工作領導小組,由政教處、科研處聯合負責,各班主任、任課教師具體落實。具體組織機構如下:
組 長:帥國恩
副組長:付 斌 王志鵬
組 員: 各處室主任、各年級主任、全體班主任及任課教師
(二)勞動模式
學校、家庭、社會“三位一體”的勞動模式
勞動教育需要學校、家庭、社會的共同重視和努力,家庭發揮基礎作用,注重日常養成;學校發揮主導作用,注重系統培育;社會各方面發揮協同作用,支持學生走出教室,動起來、干起來,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生活,收獲技能,鍛煉各種能力,增強社會責任感?;诖?,我校將著力構建學校、家庭、社會“三位一體”的勞動教育模式。從“校內的事情積極做、家里的事情主動做、校外的事情熱心做”三方面培養學生勞動教育觀念,建立勞動教育的機制,開展常態化勞動教育活動,促使學生養成自覺參與勞動的習慣。
眾所周知,勞動教育不是一項簡單的教學任務,需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育規律,制定一個由易到難、由簡到繁的漸進的學習體系,按照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發展水平,安排不同層次的勞動內容,使學生接受適合的勞動教育和鍛煉。因此,我校以年級為單位,制定了一至八年級學生勞動任務清單,為校內勞動、家務勞動、公益勞動提供具體內容,以增強勞動教育的可操作性。(勞動任務清單見附件1)
校內的事情積極做
(一)自我服務 秉承“人人有事做,事事有人管”的理念,實施班級精細化管理,讓學生人人參與,如:合理、有序、整齊地擺放教室物品;衛生清掃后及時整理勞動用具;主動維護黑板、課桌、講臺、教學設備的清潔;普及環境美化知識,照管班級綠植,給綠化帶剪枝塑形,在勞動中接受教育,快樂成長。
(二) 班級勞動 成立勞動小組,做好每天三次的打掃清潔區和教室衛生工作,班主任要經常性進行指導,鼓勵學生將平日學會的勞動技能運用到班級值日中,在勞動中鍛煉自己。在課后服務時段中系統設計勞動教育內容,每周安排全校大掃除。
(三)愛心農場 為使學生能體驗勞動的辛苦,感受收獲的樂趣,在校園的東南角和校南門口的綠色植被區,為學生開辟了一片屬于他們的“愛心農場”。學生以年級為單位在自己的“責任田”里,春天播種、挖土、施肥,澆水;秋天收獲,拔蘿卜、摘黃瓜……每位學生都能化身“小農夫”,也能讓他們在種植活動中得到學習、勞動、體驗、探究的機會,并感知生命的成長。
家里的事情主動做
引導學生踐行“孝親、敬老、愛幼”的美德思想,從家庭小事做起,從身邊小事做起,參與家庭勞動。一是讓家長和學生共同確定孩子每天適當的常規家務勞動量,由家長負責督促檢查,形成固定的家務勞動崗位。二是利用節假日期間,為學生布置適合學生身心年齡的實踐活動,規定時間內學會做某一件事,一學期安排一張勞動項目表,確定每個月新學的一項勞動本領,由家長作指導,讓孩子月月有所收獲。如讓低年級學生學會正確掃地、疊被子等,高年級學生能烹飪簡單的菜肴,并經常性參與洗碗、洗衣服等勞動,讓學生在勞動中磨煉、成長,在勞動中體悟個人的幸福生活。
校外的事情熱心做
學校結合實際情況,利用“學雷鋒活動日”、“志愿者日”、勞動節、重陽節、元旦、春節等節日組織學生參加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,讓學生動手實踐,出力流汗,在勞動實踐中接受教育,培養他們熱心公益、無私奉獻的可貴品質。
(三)教學形式
勞動課程與其它學科滲透相融合的教學形式
我校將在勞動任務清單的基礎上開發各年級的勞動教育課程。開設每周1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或勞動與技術教育課程。當然,僅僅只是開好勞動教育課程是遠遠不夠的,還要全科滲透,將勞動教育的思想觀念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。結合各科教學,挖掘蘊含其中的勞動教育內容,如:語文課上誦勞動詩詞,品勞動美文;美術課上引領學生欣賞世界聞名的宏偉建筑,如中國的萬里長城、趙州橋、故宮,法國的埃菲爾鐵塔、埃及的金字塔、美國的自由女神……以及現代社會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、鐵路,造型各異的摩天大樓等等,汲取其中的勞動智慧;音樂課上吟唱勞動歌曲,體會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,感恩勞動人民辛勤的付出。通過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,形成教育合力,使勞動觀念如春雨般滲入孩子心田。
(四)評價方式
集中展示和階段表彰相結合的評價方式
設立“勞動周” 為弘揚勞動精神,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,集中展示學生的勞動技能和成果,學校將每年“五一”勞動節的那個星期設立為“勞動周”。在勞動周期間,學校以年級為單位開展與“勞動教育”相關的一系列主題教育及競賽活動。如:周一勞動主題班會,周二勞動技能比賽,周三勞動歌詠比賽,周四手工制作比賽,周五勞動成果展示。用勞動展示我校學生競秀風采,使學生在競爭中、展示中提高勞動技術,培養良好的勞動主動性和積極性。
期末“大表彰”建立學生勞動實踐評價體系,評價采用星級制,最高為五星級,評價內容分常態化勞動評價和勞動技能評價,從參加勞動次數、勞動態度、技能競賽、勞動成果等方面,以學生自評、家長評價、教師評價和“勞動技能大比武”等方式進行綜合考核,產生“勞動之星”,“勞動之星”是評選“三好學生”、“優秀隊干”、“優秀隊員”的必要條件。在期末時,各班評選出“勞動之星”報學校集體表彰。
五、各部門職責分工
落實部門 | 工作任務內容 | 完成時間及要求 |
教研處 | 1. 制定勞動教育方案、各年級勞動清單(2021年11月底完成); 2. 制定勞動小達人評選方案;(2021年11月底完成); 3. 印制各年級勞動記錄表(2021年11月底完成); 4. 組織各年級各班開展“勞動教育”宣傳教育活動;(2021年11月底完成); 5.學期末組織勞動小達人評選。 | 2022年1底完成 |
辦公室 | 對勞動教育進行網絡、電子化宣傳。 | 2021年12月下旬完成 |
電教處 | 配合做好網絡、電子化宣傳。 | 2021年12月下旬完成 |
后勤服 務中心 | 在校園內及校南門開辟兩處“愛心農田”并確定各年級種植范圍。 | 2022年2月下旬完成 |
政教處 | 1.組織各年級開展“勞動小能手”的勞動技能比賽; 2.組織各班上好一堂“勞動教育”主題班會課。 | 2022年5月上旬完成 活動要作好活動方案,收集素材,做好美篇報道。 |
財務處 | 對“勞動教育”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財力經費保障 | 2022年2月至5月 |
各班級 | 1.每班設立綠意角、衛生角; 2.在政教處的布置指導下上好一節“勞動教育”主題的班會課; 3.在4月份辦好一期“勞動教育”主題的黑板報; 4.根據政教處的安排,配合年級組開展好各項“勞動教育”宣傳教育、技能比賽及種植活動。 | 2022年2月至5月 |
相信我校的勞動教育在新時代的召喚下,一定能使學生從中既掌握必要的生存和生活技能,又在揮灑汗水的勞動中鍛煉出健康的體魄,形成踏實肯干、意志堅定、團結協作、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,使學生樹立“勞動最光榮、勞動最崇高、勞動最偉大、勞動最美麗”的勞動審美觀。